很多家长带孩子去超市,最烦心的莫过于孩子的任性。不管有用没用,不管是不是垃圾食品,只要相中了就非要不可。所以在幼儿园装修设计时,创设模拟街区一定要重视超市,这个区域会改变幼儿很多。

1、让幼儿列购物清单
老师在模拟街区里模拟带幼儿去超市的时候,一定要列一张“购物清单”,并让幼儿参与进来。让幼儿想想家里有什么东西需要买,顺便约定好什么东西不能买。
在购物过程中,清单交给幼儿保管,每完成一项,让幼儿用笔划掉一项。
老师跟幼儿一起制作、使用购物清单的过程,其实就是教给幼儿计划和分类观念的过程。
2、让幼儿去学推购物车,遵守交通规则
让幼儿去学推购物车,然后告诉他:超市里的小过道就是马路,别的同学就是行人,购物车就是汽车。超市里虽然没有红绿灯,但是人们来来往往走动的时候,也要讲规则、懂礼让! 3、告诉幼儿保护好财物,凡事要小心
超市附近以及超市里面人员复杂,一些小偷小摸的行为难免会发生,所以自己随身的财物一定要保管好。
老师要给幼儿做好示范,比如包包最好挂在胸前,现金、手机不能装在过浅的口袋里,更不能拿在手里甩来甩去。幼儿一旦在模拟超市里养成了良好的安全意识,在外面社会中自然也会比较谨慎。
4、让幼儿去模拟结账,训练金钱观、秩序观
结账还是比较简单的,可以在模拟超市里模拟让幼儿结账。
首先,结账付款肯定是需要排队的,可以训练幼儿的秩序观念;其次,通过与收银员阿姨(老师可以扮演)的简单交流,能让幼儿对金钱观念有初步的认识,能大体知道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,这对幼儿来说还是很重要的。
5、让幼儿自己提东西,明白责任和分担
很多家长都会抱怨孩子不会干家务、不体谅自己,但事实往往是,很多家长很少给孩子这样的机会。
在模拟超市里模拟购物结束的时候,可以让幼儿自己买的东西自己提着。一来能锻炼一下幼儿的小身体;二来也能给幼儿一些成就感,在幼儿园里养成这种习惯,在现实社会上也会帮父母干活。当然,事后别忘了鼓励一下幼儿。
“没付钱的东西不能拿”、“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”、“不能插队”……模拟超市里的这些规则,在社会上也同样适用!一个在模拟超市里表现良好的幼儿,也更能适应学校、社会的生活!
一个幼儿的礼貌修养往往就是在超市这种公共场所中体现出来的。在进行幼儿园环境设计时好好利用模拟街区,你会发现幼儿的成长还是很明显的。